中文版 English webmail
公司簡介 產品與技術 品質管理 製造工程設備 投資人專區 人力資源 聯絡我們
 
 
光電半導體每日新聞 News Clips
2020-02-24 光電半導體每日新聞

台積電赴美卡到大石頭 日媒爆成本、工資嚇死人 10:552021/02/24 中時新聞網 吳美觀
 
台積電去年宣布投資120億美元赴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一座5奈米12吋晶圓廠,預計2021年動工、2024年開始量產。日媒報導,台積電蓋美國新廠計畫可能非常艱辛,因為跟台灣比較,建設費用高達6倍、工資更超過3成,而日系供應商考量風險後,對赴美態度轉趨猶豫。
 
日刊工業新聞23日報導,台積電積極籌備赴亞利桑那州新建5奈米晶圓廠,可能面臨「路難行」的情況,除了建設成本比原先預期飆升數倍外,材料等供應鏈準備也有不少問題待解決,且台積電日系供應夥伴很多,他們基於風險考量,對於赴美一事態度裹足不前。
 
業界人士透露,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新廠目前仍在向業者取得報價階段,相關成本將是一大筆費用,因為相較於台灣,美國的建設費用高出6倍之多,工資更是高出台灣3成以上,最令人擔憂的是高勞動成本、但生產力相對低。
 
報導指出,亞利桑那州新廠是台積電首座海外先進製程工廠,很多事情難以預料,如美方各種管制和台灣、日本大不同,原先的供應鏈難以整廠複製輸出,據供應商透露,台灣人員因不熟悉,目前手足無措相當混亂。
 
對供應商來說,為了因應美國當地法律規範,除了成本上揚,成本增加部分負擔方式不明外,美國國內對於材料等產品運送、保管等物流網絡系統也不夠完備,這些因素都讓台積電供應商很難做出決定。
 
台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州蓋5奈米12吋晶圓廠,總投資金額達120億美元,從2021年至2029年的9年時間完成支出,預計2021年動工,2024年開始量產,規畫月產能為2萬片晶圓,並創造超過1600個高科技專業工作機會。
 
《產業》研調:前十大晶圓代工廠產能續滿載 估Q1總營收年增2015:232021/02/24 時報資訊 沈培華
 
研調機構TrendForce旗下半導體研究處表示,2021年第一季全球晶圓代工市場需求依舊旺盛,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產能持續滿載,估第一季總營收年增20%,台積電(2330)以市占率56%穩居龍頭地位。
 
TrendForce表示,晶圓代工業面對終端產品對晶片的需求居高不下,客戶加大拉貨力道,使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狀況延續,因此預估各業者營運表現將續強,預估第一季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總營收年成長達20%,其中市占前三大分別為台積電、三星(Samsung)、聯電。然而,未來需關注晶圓代工廠商重新調配產能供給,在加速生產車用晶片之際,恐影響消費電子、工業用等晶片的生產與交貨時程。
 
台積電5奈米製程投片量穩定,營收貢獻維持近兩成;7奈米製程需求強勁,包括超微(AMD)、輝達(NVIDIA)、高通(Qualcomm)、聯發科等訂單持續湧入,TrendForce估計7奈米營收貢獻將小幅成長至三成以上。由於5G與HPC(高效能運算)應用需求雙雙提升,加上車用需求回溫,預估第一季台積電整體營收將再創新高,年增約25%。
 
聯電(2303)的驅動IC、PMIC、RF射頻、IoT應用產品持續生產,加上車用需求湧入,第一季的產能利用率滿載,本季營收預估將年增14%。
 
力積電(6770)以生產記憶體、面板驅動IC、CIS與PMIC為主,目前8吋與12吋晶圓產能需求不墜,加上近期車用需求大增,產能利用率維持滿載,預計第一季營收年增20%。
 
世界(5347)各項製程產能皆已滿載,第一季營收將持續受PMIC與小尺寸面板驅動IC產品規模提升帶動,年增26%。
 
市占第二的三星,客戶對5G晶片、CIS、驅動IC與HPC的需求增加,三星將持續提高今年半導體事業的資本支出,分別投資於記憶體與晶圓代工等相關事業,顯示其追趕台積電的決心;在製程技術方面,第一季5奈米、7奈米的產能維持高檔,預計本季營收年增11%。
 
市占率與聯電同為7%的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與美國國防部持續合作生產軍用晶片,且同樣受惠於車用晶片的需求高漲,使其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檔,預估第一季營收年增8%。
 
陸廠中芯國際(SMIC)因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加上其先進製程發展受限,估計第一季14奈米以下實質性營收將降低;然而市場對40奈米以上成熟製程需求維持,營收仍可持續成長,估年成長率為17%。
 
聯電最美好時刻尚未來臨,外資力挺目標價 75 元並重申買進 作者 Atkinson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23 日
 
外資 Aletheia 資本在最新研究報告中以「聯電最美好的時刻尚未來臨」為題表示,在 8 吋晶圓產能吃緊的程度超乎預期,且 28 奈米的營收成長亦優於預期的情況下,預期將使得聯電的出貨價格增強,並且超乎預估。因此,提升聯電的每股目標價,自新台幣 60 元到 75 元,並且重申 「買進」 的投資評等。
 
報告中指出,在供給吃緊及 28 奈米成長帶動出貨價格提升方面,近期聯電和世界先進同樣開始在與客戶洽談 2022 年的晶圓產能配置及價格,時間點以往提早兩季,預估這是 8 吋晶圓供給持續吃緊的訊號。
 
此外,2020 年第 4 季 28 奈米的營收比重,已經由第 3 季 14% 增加至 18%,較預估的時間早 1~2 季,原因在於三星德州廠因暴風雪氣候而造成電力中斷供應,因而可能帶動近期 28 奈米比重上揚。因此,預估聯電的出貨價格在 2021 年成長 8% 後, 2022 及 2023 兩年則將再各成長 6% 及 3%。
 
持續強化成本結構的方面,報告預估聯電在 2022 及 2023 年的年資本支出將維持 13~15 億美元,用於更新及新增產能。不過,公司曾暗示其資本支出將有下降趨勢,如此聯電的折舊費用將維持 4~5 億美元之間。因此,預估聯電的折舊費用將佔總營收及銷貨成本,將從 2017 年的 34% 與 42%,進一步下降至 2022 年的 19% 及 29%,以及 2023 年的1 5% 及 25% 的情況下,使得聯電的毛利率在 2021 年第 4 季及 2022 年第 2 季將達 30% 及 40%,2021 年到 2023 年的自由現金流量收益率也將達 4%~7%,其損益模型將完全不同於過往,此將使得股價持續提升。
 
研調:車用DRAM用量3年逐年增3南亞科、華邦電擁利基 2021年2月23日
 
【時報記者沈培華台北報導】研調機構TrendForce表示,車用記憶體需求高速增長,預估近三年車載DRAM用量將以複合年均增長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簡稱CAGR)超過三成的漲勢向上。台廠南亞科(2408)、華邦電(2344)皆持續推出更多元的產品,亦可望受惠需求成長。
 
TrendForce旗下半導體研究處表示,隨著自駕等級的提升、5G基礎建設的普及等帶動,車用記憶體需求將高速增長。以目前自駕程度最高的特斯拉(Tesla)為例,從Tesla Model S/X起,由於同時採用NVIDIA的車用CPU及GPU解決方案,DRAM規格導入當時頻寬最高的GDDR5,全車系搭載8GB DRAM;Model 3進一步導入14GB,下一代車款將採用20GB,其平均用量遠勝目前的PC及智慧型手機,預估近三年車載DRAM用量將以CAGR超過三成的漲勢繼續向上。
 
細究車用DRAM產品規劃,美光(Micron)以近五成的市占率居於龍頭,因其具備地緣優勢,且與歐美Tier-one車廠合作的時間較長,加上該公司產品最齊全。
 
除了三大原廠外,台廠實力不容小覷,南亞科、華邦電子皆持續推出更多元的類別來因應。南亞科除了擁有從DDR到DDR4、LPSDR到LPDDR4X完整的產品組合外,在製程已大量導入20奈米,且擁有穩定的良率。整體來看,目前specialty DRAM占該公司營收比重超過六成,其中有近15%來自於車用。
 
華邦電子在車用領域深耕超過10年,從specialty DRAM、mobile DRAM、NOR Flash、SLC NAND、到組合式MCP,產品組合相當完整。憑藉長期鎖定在生意穩定且獲利較高的前裝車用市場,華邦車用相關業務已占記憶體總營收10%以上且持續成長。
 
TrendForce也指出,以目前市面上流通的車輛來計算,2021年平均一台車的DRAM使用量僅約4GB,汽車的總量不夠大,因此以DRAM總消耗量來看,2019年僅占整個市場不到2%。
 
觀察目前車用記憶體市場,產品線的維持以及耐用度的要求遠較一般商規產品高,主因是汽車使用年限動輒10年起跳,故需保證車用記憶體產品生命週期至少7~10年。另外,為因應各國的極端氣候,車用記憶體在溫度容忍度上需有更高的臨界值,以避免行駛過程有突發故障。但比較同規格和容量的車規產品與一般商規,兩者至少有3成以上的溢價,且價格也會隨著規格而有倍數上漲的可能。綜上所述,儘管車用DRAM有高製作難度、高生產成本的挑戰,但在高報酬與潛在龐大商機的誘因下,吸引不少供應商積極耕耘。
 
聯發科併九暘 告吹 2021年2月24日
 
【時報-台北電】聯發科旗下的絡達先前宣布、斥資約15億元收購網通IC設計廠九暘,不過九暘23日召開股東臨時會時,由於出席股數未達法定標準,因此該合併案告吹。對此,聯發科表示,尊重九暘股臨會決議。
 
IC設計廠九暘於2020年底通過將與絡達簽署股份轉換契約,擬以每股22元、約當15.8%溢價為對價,將全數股份售予絡達,絡達將斥資約15億元收購九暘股份。九暘於23日舉行股東臨時會討論此項議案,不過股東臨時會出席股數僅達4,215萬1,012股,占九暘已發行股份總數比率61.49%。
 
九暘指出,依企業併購法第29條之規定,本次股份轉換因涉及本公司終止上櫃交易,股份轉換案需由已發行股份總數之三分之二以上之股東決議通過,因出席股數未達法定成數,故本併購案不成立。聯發科對此回覆指出,尊重九暘股東臨時會決議。
 
事實上,目前工業用乙太網路市場儼然成為智慧工廠當中必備的資料傳輸管道,舉凡恩智浦、德州儀器等大廠都有提出相關解決方案,絡達看好這塊市場發展,先前已斥資約4.95億元認購亞信私募股權,並吃下亞信兩成持股,成為亞信的單一最大股東。
 
九暘由於具備乙太網路供電(PoE)、交換器(Switch)及收發器實體層(PHY)等矽智財(IP),且在既有市場累計一定實力,曾獲得中國及台灣等網通大廠訂單,因此獲得絡達青睞,成為收購目標。
 
隨著絡達收購九暘一案告吹,市場都在關注,絡達後續是否有可能調高收購價格,再度啟動九暘收購案,抑或是再度重新尋找收購標的,藉此快速擴大絡達在乙太網路市場的實力,這將會是後續值得關注的焦點。(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蘇嘉維/台北報導)
 
彌補虧損 漢磊科將減資65% 2021-02-24 00:16 經濟日報 / 記者李孟珊/台北報導
 
漢磊投控(3707)昨(23)日經董事會決議,旗下6吋晶圓代工廠漢磊科彌補虧損、將進行減資,減資金額為新台幣10.89億元,減資比率65.56%,減資後股本為新台幣5.72億元。
 
去年以來晶圓代工供不應求,8吋晶圓廠甚至轉為賣方市場,帶動訂單外溢到6吋廠,漢磊投控旗下漢磊科從去年第4季起,受惠於二極體及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等分離式元件產能需求激增,再加上車用相關功率半導體接單也暢旺,目前產能利用率滿載,法人看好將一路旺至下半年。
 
漢磊投控昨日公告,經董事會決議,旗下6吋晶圓代工廠漢磊科,將進行減資彌補虧損,減資金額為新台幣10.89億元,減資比率65.56%,減資後股本為新台幣5.72億元,同時公告今年預定股東會日期在4月8日;漢磊投控去年累計前三季稅後淨損為4億元,每股淨損1.34。
 
法人認為,在全球車用晶片大缺貨之下,漢磊投控受惠於日系大客戶強勁訂單需求,車用功率元件出貨量大增,再加上6吋碳化矽及650伏特高壓氮化鎵準備就緒,良率已達九成以上,法人看好,今年營收有望「逐季成長」,由於車用相關應用晶片訂單能見度高,訂單直至下半年,推估下半年不排除有調漲報價可能。
 
漢磊昨日股價收在51.8元,上漲1元,漲幅1.97%。
 
台積電子公司檔檔高價 處分采鈺進帳91.2億元 2021/02/23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晶圓代工廠台積電(2330)今公告以每股新台幣240元處分子公司采鈺科技3800萬股,僅占持股比13.1%,即交易總金額就高達新台幣91.2億元,持股賣給國泰人壽、美國資本集團等17個機構投資人。
 
台積電今股價走跌,但也達641元高價,轉投資公司也檔檔躍居高價股,創意(3443)今收461元,精材(3374)收178.5元,世界先進(5347)收122元,采鈺今市場行情價也達330元之上,僅次於創意。
 
為配合采鈺科技在台灣上市,台積電董事會日前核准以每股240元,出售持有的采鈺普通股不超過3950萬1000股。台積電今公告將采鈺3800萬持股賣給國泰人壽、美國資本集團、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富邦人壽等17個機構投資人。
 
台積電處分采鈺後,從原持股87%降為73.9%,仍為最大股東。台積電表示,依法須出售150.1萬采鈺普通股給興櫃推薦證券商、財團法人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待與推薦證券商簽訂興櫃股票認購契約後另行公告。
 
采鈺成立於2003年12月,原為台積電與外資夥伴豪威合資成立的公司。2006年時,台積電買回股權,目前為台積電子公司。采鈺從事影像感測器後段製程生產與服務,包括彩色濾光膜製造、晶圓級測試、晶圓級光學薄膜製造。受惠影像感測器市場需求暢旺,采鈺去年營收達69.46億元,年增104.56%。
 
台積電另一家子公司封測廠精材(3374)去年獲利大躍進,全年稅後盈餘17.27億元,年增8.49倍,創歷史新高,董事會今決議擬每股配發現金股利2.5元,創歷年新高,不過,近年股價漲高,以今收盤價178.5元估算,現金殖利率僅1.4%。
 
睽違5年發股利 精材擬配息2.512:332021/02/24 時報資訊 林資傑
 
台積電轉投資封測廠精材(3374)董事會通過股利分派案,擬配發每股現金股利2.5元,為睽違5年再度發放股利,且金額創歷年新高。盈餘配發率約39.25%,以昨(23)日收盤價178.5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1.4%。公司將於5月27日召開股東常會。
 
精材股價1月底觸及219元新高後拉回,近期於170~185元區間高檔震盪,今(24)日開低小幅開低後翻紅,最高上漲1.96%至182元,截至午盤力守平盤之上。三大法人近期持續偏空操作,本周迄今持續賣超1341張。
 
精材受惠3D感測元件訂單增加、新增晶圓測試業務挹注,2020年合併營收72.77億元、年增達56.4%。毛利率30.44%、營益率24.22%,遠優於前年11.77%、5.02%。稅後淨利17.27億元、年增達8.49倍,每股盈餘(EPS)6.37元,締造齊創新高的「5高」佳績。
 
由於晶圓級尺寸封裝(WLCSP)及晶圓測試訂單持續暢旺,精材2021年1月自結合併營收8.3億元,僅較去年12月8.34億元微減0.48%、較去年同期4.73億元成長達75.54%,續創同期新高、並改寫歷史次高。
 
精材先前法說時指出,首季晶圓級尺寸封裝需求淡季不淡,訂單需求可能優於去年同期。車用影像感測器訂單亦自去年底持續回升,加上新增的12吋晶圓測試營收挹注,雖因工作天數較少而較去年第四季下滑,但首季營收及獲利均可望優於去年同期。
 
不過,為因應客戶需求,精材第二季將對部分晶圓級尺寸封裝產線進行調整,將使營收將出現較明顯季減,仍可望優於去年同期。公司今年暫無擴產計畫,預期全年營收及獲利將趨於平穩成長,資本支出預估落於6.7~7.6億元。
 
投顧法人認為,精材今年資本支出聚焦產品製程演進研發及設備採購,後續營運成長動能減緩。上半年仍有淡季效益,稼動率下滑將使毛利率跟進下降,加上折舊及稅率增加,將使獲利季減幅度高於營收、出現較明顯季減。
 
投顧法人預估精材首季營收季減8%、年增55%,稅後淨利估季減3成、仍可年增約2.5倍。第二季營收估季減2成、年增3成,稅後淨利季減逾5成、仍可年增達逾8成。全年營收及獲利均估成長近2成,維持中立看待、目標價184元。
 
慧榮預期半導體缺貨潮 2021 年難解,2022 年也仍將持續 作者 Atkinson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24 日
 
針對當前半導體缺貨的情況,慧榮科技總經理苟嘉章表示,在當前半導體應用越來越廣泛,需求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加上各晶圓代工廠在成熟製程上的投資不足,還有美中貿易爭端來搗亂的情況下,半導體缺貨的情況不只 2021 年無解,到 2022 年則恐怕還將繼續。
 
苟嘉章強調,目前半導體缺貨狀況多數在成熟製程的應用上,包括 0.18 微米、0.11 微米,55 奈米、40 奈米、28 奈米等成熟製程的產能缺少所造成。造成成熟製程不足以應付需求,進而讓供應吃緊的主要因素,在於大多數晶圓代工廠對成熟製程的投資不足所導致。
 
苟嘉章指出,原本市場認為,有台積電在先進製程上的帶頭衝,而其他二線的晶圓代工廠則是能成熟製程上發展。但是,因為美中貿易戰的緣故打亂了這一個自然生態系的演進,使得包括聯電、中芯國際等廠商都沒有繼續在成熟製程上投資。但是,包括手機、個人電腦、汽車上需要的電源管理、顯示晶片、驅動晶片、感測器等的應用大幅提升,這些需要用到成熟製程的產品一下子無法量產到滿足市場需求的情況下,就造成了當前市場缺貨的情況。
 
所以,苟嘉章認為,在這波半導體缺貨潮中,這些晶圓代工廠必須要重新來考量,未來的資本支出方向,可能不僅用在先進製程的發展上,相關的成熟製程也必須要進行投資,才能使這樣的缺貨風險能避免。而這樣的想法改變將不只是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該進行思考,而是所有晶圓代工業者都必需要進行規劃的。
 
另一方面,當前美中貿易的爭端至今無法排除,則也是整體半導體產業面臨缺貨的關鍵。事實上因為產能的缺少,讓 IC 設計開案的週期不斷拉長與延後,最長已經有達到 1 年的時間,這就衝擊整個半導體產業生態與產品的創新與發展。而整體來說,雖說目前台灣因半導體供應鏈的大好,帶動整體的經濟發展。不過,就全世界來說,是不是市場產品需求真的如台灣供應鏈缺貨那樣的熱絡,目前可能還必須打上問號。因為,其中必定有因應未來不確定因素而造成的過度下訂情況,但是是誰?有多少?目前即便是台積電也無法分辨。
 
而苟嘉章進一步強強調的是,在當前美中關係不佳的情況下,因為相關貿易戰關稅的問題,過去終端設備大廠全世界互相調貨的情況,已經變成各地區因產地,因應關稅也不同的情況下,而必須各自備貨以因應需求,如此以大大的增加了對供應鏈上的需求、如此就打破了一個過去平衡的供應鏈系統。受惠於此,雖然台灣獲得了許多的利多。但長久而言,該問題不解決將不是件好事。
 
蔡英文:綠能為國家核心戰略產業,為下個世代產業競爭力布局 發佈日期: 2021 年 02 月 23 日
 
蔡英文總統今日上午出席「新北市樹林產業專區太陽光電系統啟用儀式」時表示,能源轉型方面,太陽光電為第一波主力;現在國際大廠紛紛加入再生能源倡議組織 RE100,台積電亦加入 RE100 並計畫 2050 年底前百分之百使用再生能源;發展綠能為國家未來的重要政策之一,也是企業善盡社會責任、落實 ESG 的重要指標。
 
蔡英文指出,綠能發展為政府最重要的政策之一,亦是國家核心戰略產業,同時顧及下一個世代的產業競爭力。擁有綠電後將能提高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競爭力,因包括蘋果、Google 等大企業,都已加入再生能源倡議組織 RE100,紛紛提出產品製程要 100% 使用再生能源的承諾,台積電也加入 RE100,並計畫 2050 年底 100% 使用再生能源。
 
蔡英文也指出,去年工業用電超過全國總用電量一半,因此用電大戶有更高義務使用綠電,並推廣再生能源;今年 1 月用電大戶條款上路,政策上已經要求國內 300 多家企業大廠要在 5 年內使用至少 10% 綠電,中央亦會協助企業,以此方式保持台灣產品的優勢。
 
經長:屋頂型太陽光電推動成效優於預期,2025年設置目標達8GW  MoneyDJ新聞 2021-02-23 13:50:12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經濟部長王美花今(23)日出席全球傳動(4540)太陽光電系統啟用典禮時表示,屋頂型太陽光電推動成效優於預期,目標2025年前將完成8GW的裝置量,而今年將會著重於推動合法工廠屋頂的屋頂型太陽光電,預計今年裝置量可達800MW,同時另將納入臨時登記工廠也可裝置太陽能光電板,因此整體工廠屋頂目標年裝置容量達1GW。
 
王美花指出,政府積極推動各種再生能源,包含太陽光電、離岸風電等;其中,太陽光電近幾年來已成長四倍,去年夏天最熱時候,太陽光電就貢獻了6%的用電量;而今年1月用電大戶條款已經上路,規定用電5000瓩以上的用戶在5年內需要建置10%綠電,有助於推動綠電商機。
 
王美花表示,此次全球傳動新北樹林產業專區太陽光電系統啟用,案場裝置量為2MW,是新北地區最大單一屋頂型太陽光電,具備很好的示範效果,接下來會推動更多工廠建置屋頂型光電。根據經濟部統計,目前全台合法廠商約93,000家,加上臨時登記工廠後,預估工廠屋頂年裝置容量可達1GW。
 
而為提升開發商設置意願,王美花表示,屋頂型光電將會讓開發商以「聯合標租」的方式來參與;此外,經濟部也將新竹以北地區太陽光電躉購費率加成增加至15%,希望藉此激勵北部地區設置太陽光電。
 
太陽能熱轉 接單爆發 2021-02-22 05:06 經濟日報 / 記者張瑞益/台北報導
 
太陽能電池暨模組大廠元晶(6443)近期訂單湧進,接單排程已達年底,是金牛年開春後,第一家搶先報喜的太陽能廠。法人指出,近期太陽能市況回升,業者開始「挑單生產」,不僅元晶領先同業在年初即接完將近一整年的單,聯合再生、安集等業者也將迎來好年。
 
元晶董事長廖國榮表示,今年無論大陸、美國等地市況都比去年好,加上台灣各大案場申請程序持續進行,掀起市場強勁需求,目前元晶新產能陸續開出中,以預估的今年全年總產能來看,目前才剛開年,元晶整體接單排程已排到今年底。
 
聯合再生董事長洪傳獻說,去年台灣太陽能產業已有回升,有些公司轉虧為盈,聯合再生去年第3季也開始獲利,在政策推動和企業界配合之下,今年聯合再生的營運表現值得期待。
 
安集方面,目前模組年產能約150至160MW(百萬瓦),全數滿載運作,因應市場需求,安集已於台南南科工取得土地新建模組工廠,力拚年產能翻倍至300MW。
 
元晶主管說,公司現階段接單相當旺,主要受惠許多大型案場在申請程序過程中,隨著程序進行,業者除了必須逐步採購設備外,愈大型的案場,對模組的數量和品質要求更高,也需要更早掌握模組來源;同時,在案場申請過程中,也必須向台電及主管機關報備設備型號,這些事前程序,使一些預計在今年運轉的發電案場都在第1季就開始對元晶啟動模組採購,讓元晶訂單滿手。
 
展望後市,元晶強調,該公司去年第1季調整體質、一次性認列資產減損之後,去年第2、3季均繳出獲利成績單。今年接單狀況與產品價格都優於去年,在訂單價格也能有所選擇,「價格太低就不接」,預期未來將不會再出現單季虧損情況,對今年全年營運表現樂觀看待。
 
業界分析,今年太陽能市況確實明顯較去年好,除非在原料方面有更大的變化,否則去年單季轉虧轉盈的業者,今年應該都可望更上層樓。以整體太陽能廠全年獲利表現來看,今年有機會是近六、七年來最佳的一年。
 
有業者透露,去年第4季以來,包括EVA、玻璃、鋁框等上游原料持續漲價,下游案場相關業者擔心原料續漲將使得成本持續墊高,在漲價預期心理催動下,廠商多希望早點進場採購模組,以確保未來發電場的獲利,不受模組採購價格的影響,因而擴大對聯合再生、元晶、安集等業者的拉貨力道。
 
全球最大海上型太陽能電廠去年底落成 辰亞能源董座:會繼續投資台灣 2021/02/23
 
〔記者張慧雯/台北報導〕全球最大海上型太陽能電站「彰濱崙尾東一號及二號電站」去年11月底完工,辰亞能源董事長目賀田好弘指出,台灣政府「超前部署」再生能源政策,辰亞能源持續看好台灣市場,除水面型電站外,也在研究目前政策積極推動的漁電共生電站。
 
辰亞能源旗下營運與開發建置中的電站,裝置總容量已超過300MW,包括台灣第一座水庫水上型太陽能電站「阿公店水庫電站」、台南學甲地面型電站,以及近期完工的全球最大海上型太陽能電站「彰濱崙尾東一號及二號電站」(總發電量達181MW),首年預計貢獻超過2.5億度的綠電,相當於一年可供7.2萬戶家庭年用電量,建置過程更成功克服崙尾東地區「開放不穩定水域」以及「強烈東北季風」自然特性的高度挑戰。
 
目賀田好弘指出,預計今年底至少還有約40MW的裝置量可以完成,此外,辰亞也拿下彰濱崙尾東五號電站(發電量約65MW),只要取得動工執照就可以開始建置,至於彰濱崙尾區尚有待投標的電站標案,規模高達181-190MW左右,這也是辰亞目標之一。
 
他更表示,工業局積極及友善的招商態度,是吸引辰亞及丸紅參與「彰濱崙尾東一號及二號電站」標案的主要原因,能源則特別在發電事業相關執照申請及政府其它部會的相關溝通上提供協助,提高執照許可的申請速度,且彰化地方政府在各層面扮演橋樑角色,讓業者能與地方多方面進行溝通。
 
目賀田好弘也強調,未來將持續在台灣投資太陽能產業,引領台灣接軌國際綠色供應鏈,協助台灣政府打造再生能源的盛世光景。
 
中環發起薄片化倡議推動170μm、165μm和160μm厚度單晶矽片應用 日期:2021-02-24    來源:中環股份
 
2月23日,中環股份發布了《技術創新和產品規格創新降低矽料成本倡議書》,中環表示,為了應對多晶矽價格上漲形勢,中環股份將通過減薄矽片厚度緩解下游電池、組件客戶的成本壓力。目前中環工業4.0切片工廠已具備超薄矽片生產工藝,可以幫助實現全規格單晶矽片的薄片化生產能力,為降本做出貢獻。
 
根據中環計算,如果國產業鏈內全規格單晶矽片全面轉換到160μm厚度,預計可節省6.8%的矽使用量,以G12產品功率測算全行業可增加20GW/年以上產出。
 
此外,中環股份還表態,願意配合下游客戶逐步推動170μm、165μm和160μm厚度單晶矽片的應用。
 
倡議書內容如下:
 
技術創新和產品規格創新降低矽料成本倡議書
 
自2020年以來原生多晶矽材料價格持續上漲,面對當前形勢,中環計劃在產品技術和產品規格上採取措施,通過減薄矽片厚度緩解下游電池、組件客戶的成本壓力,繼續助力光伏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中環工業4.0切片工廠科學的智慧化生產線,已經具備超薄矽片生產的工藝積累和成熟的製造經驗,可以實現全規格單晶矽片的薄片化生產能力。
 
按照中環的經驗,如矽料價格上漲10元/KG,對應矽片的成本上漲0.18元/片,需減薄18μm厚度可保持矽片單價維持不變。矽片厚度從175μm減薄至160μm,可以覆蓋多晶矽料8元/KG的價格漲幅,減輕下游產業鏈的成本壓力。如產業鏈內全規格單晶矽片全面轉換到160μm厚度,預計可節省6.8%的矽使用量,以G12產品功率測算全行業可增加20GW/年以上產出。
 
中環願意配合下游客戶逐步推動170μm、165μm和160μm厚度單晶矽片的應用,共同應對供應鏈端的變化,繼續推動光伏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多晶矽2021“緊平衡” 2022可能過剩 日期:2021-02-22    來源:角馬能源  作者:呂錦標
 
相對持續飆漲的光伏裝機預期,2021年的多晶矽料供應吃緊,但是對應180-200吉瓦的下游組件產能,還是平衡,是“緊平衡”,不是供不應求。
 
會有季節性不平衡,和結構性矽料供應鬆緊不一,比如高品質的緻密的、供連續拉晶复投料趨緊,供多晶鑄錠的非緻密料就有富餘。
 
去年四季度以來,矽業協會預警之後,協鑫、通威、特變、大全、亞矽都加緊擴產項目推進,通威的4.5萬噸項目可能提早到今年三季末投產,亞洲矽業的3萬噸項目進展加快,東方希望4萬噸新產線去年底投產後加緊穩定提產。各主要企業現有產線的去瓶頸提升也會貢獻今年的增量。洛陽中矽和內蒙幾個項目復產後也在現有價格支撐下保持運行,逐步提升供應。
 
這十幾年的光伏賽跑,中國多晶矽產業基本保持了原料供應不拖後腿。多晶矽是光伏產業鏈中技術門檻、投資強度和安全穩定生產管理難度最高的環節。
 
沒有20多億,啟動不了一個3萬噸起點的多晶矽項目,沒有技術管理團隊的積累,一年時間搶不出工程,提產能、提品質、穩定生產降成本的過程漫長。現在主要玩家都玩了十多年。東方希望2016年啟動萬噸項目,記得五年前就組了團隊活躍在各種場合。
 
高技術門檻,加上多晶矽用途單一,光伏需求下滑時多晶矽裝置停產代價大,減產成本反而上升,轉產幾無可能,退出成本巨大。所以這十幾年來每每供應過剩跌落低谷,持續虧損時間更長,而供不應求的高光時刻總是很短暫。
 
多晶矽成本和價格降到原來的十分之一,十年降了90%。很多人更多歸結於低至0.25元的電價。其實像新特能源,大全新能源,和如今已經不存在的幾十家企業,十幾年前就是新疆等地區的低電價。倒是協鑫的成本全球領先時是在高電價的江蘇。其實更主要的是技術。體現在技術支撐裝置規模放大而能穩定高效運行,節能降耗提升,裝備國產化使單位產能投資降到十分之一。
 
除了成本競賽,更重要的是品質提升。現在10萬元一噸的料,可以連續拉晶到第8、9根時,累積的雜質也不足以影響最後一根棒的質量。邊皮料頭尾料還可以回用拉晶。這是幾年前20萬元、30萬元一噸的矽料都達不到的品質。這幾年矽片厚度只是從180微米減到160微米,但矽耗已經從2012年的5000噸一吉瓦,降到了2020年的2780噸一吉瓦。有晶體生長等技術提升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多晶矽品質提升,讓光伏後端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有更大的進步空間。
 
遠一點看,倒是要提防2022年多晶矽過剩。頭部企業已經確認近30萬噸的擴產計劃,本人還接受過光伏同仁和各路資本諮詢是否要加持多晶矽。再一次希望慎重決策。選擇參股多晶矽龍頭擴產以鎖定供應不失明智之舉。
 
輾壓 Panasonic!傳 LG Energy 擬搶先造特斯拉新電池 作者 MoneyDJ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24 日
 
南韓電動車電池大廠 LG Energy Solution,據傳奪下特斯拉(Tesla)的次世代電池訂單,正砸錢打造新產線,想搶在 Panasonic 前率先生產新電池。
 
韓媒 The Elec 23 日報導,消息人士透露,上個月 LG Energy Solution 啟動特斯拉 4680 電池試產籌備作業,改裝南韓梧倉廠(Ochang)部分產線,開始安裝設備。據悉 LG Energy Solution 可能投資新產線數百萬美元,金額追上 Panasonic。Panasonic 正在日本大阪籌設 4680 試產產線。
 
據了解 LG Energy Solution 想搶在 Panasonic 前,完成 4680 電池試產產線,以便率先量產新電池。LG Energy Solution 最快 2021 年開始生產,Panasonic 要到 2022 年才試產。
 
特斯拉去年 9 月電池日發表 4680 圓柱狀電池。特斯拉雖在加州有電池工廠,但光靠自家工廠難以達成生產目標,外界預料特斯拉會下單給 LG Energy Solution 和 Panasonic。特斯拉目標 2022 年電池產量達 100GWh、2030 年前續增至 3TWh。
 
面板雙虎大爆單季季賺百億 愛集微·02-22 07:07·觸控 來源: 經濟日報
 
韓國、大陸電視品牌在中國農曆年後啟動面板強勁補貨潮,不僅本季採購量持續攀高,第2季追單幅度更較本季倍數增加,部分電視品牌下季採購計劃季增逾二成。
 
面板市場上半年價量具揚,群創、友達訂單滿手,本季與第2季獲利都可逾百億元,群創更將繳出連三季賺百億元(新台幣,下同)佳績。
 
供應鏈透露,農曆年過後,隨著宅經濟持續發威,三星、LG、海信、TCL等韓國、大陸一線電視品牌廠看好市場需求,大舉對面板廠追單,供不應求盛況延燒,報價持續看漲。面板雙虎出貨“價量齊揚”,在去年第4季的高獲利基礎下,今年第1季與第2季獲利將持續墊高。
 
以此推算,群創從去年第4季至今年第2季,都將繳出單季獲利逾百億元、每股純益超過1元的佳績,寫下連三季賺百億元佳績。友達上半年也可望連兩季獲利超過百億元。
 
雙虎都對上半年營運樂觀。群創指出,面板報價將因上游材料緊缺,及各類型產品產能相互排擠影響,可望延續漲勢。友達認為,疫情未歇導致宅生活型態持續,看好電視需求在上半年仍保持強勁。
 
品牌廠商表示,美、歐市場電視需求比預期強,不但購買力道不消退,部分渠道還告知庫存水位已“非常低”,甚至有些渠道庫存已經見底。因此,電視品牌不但對面板廠提早下單,還持續追單,成為面板報價持續上漲的根本原因之一。
 
面板研究機構Omdia調查,本季韓國電視品牌面板採購量將季增5%,年增16%,陸系電視品牌採購量則季增6%,年增13%。進入第2季,一線品牌廠面板採購量預計比本季增14%,並較去年同期大增34%,部分廠商甚至設定季增20%至25%的採購計劃。
 
面板雙虎衝刺高毛利產品 愛集微·02-22 07:08·觸控 來源: 經濟日報
 
疫情衍生的宅經濟效應,拉升居家辦公及娛樂需求,帶動面板需求大增,群創、友達搶搭面板市況大好之際,也衝刺高毛利產品生產,其中,群創全力拉抬當紅的大尺寸、IPS及電競產品出貨量,友達則衝刺大尺寸曲面面板,要以利潤更好的產品組合,推升獲利。
 
面板雙虎拼轉型有成,2020年同步繳出轉虧轉盈的好成績,友達啟動“雙軸轉型+1”,並宣布今年支出的資本支出約220億元;群創則力推“轉型再造.價值躍進”,2021年的資本支出達250億元。
 
友達董事長彭雙浪表示,面板產業相對健康的這幾年,將是友達關鍵的轉型年,將透過現有面板事業創造現金流,持續佈局場域經濟,減少過去營運受面板景氣循環影響。
 
友達的雙軸轉型策略,是朝優質產能(Go Premium)推進,如強大尺寸曲面面板,以及極大化面板價值的場域經濟(Go Vertical) 佈局,從友達的顯示器核心技術再升級,並跨入系統、解決方案及服務。
 
群創表示,2021年疫情不確定性仍存在,除以最高標準執行防疫程序外,並持續推動技術創新,落實以獲利為依歸的產品策略,極大化產能價值,並積極強化長期競爭力及財務體質,務求展現“轉型再造.價值躍進”的策略成果。
 
面板專業市調機構Omdia顯示器研究資深總監謝勤益指出,電視面板單位出貨量雖然每年都呈下降趨勢,但平均尺寸卻在快速上升,有助相關廠商營運。
 
Omdia預估,電視面板總收入將從2020年的332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474億美元,高階電視面板是推動電視面板收入走高的關鍵動能,預估2025年高端電視面板收入將達到271億美元,超過標準液晶電視面板收入,佔電視面板總收入的57%。
 
隨著群創、友達紛紛搶進高端電視相關應用,市場看好將搶搭此波熱潮,挹注獲利同步向上。
 
台媒:大陸、韓國一線電視品牌年後加碼採購面板 小山·02-22 15:06·觸控 來源: 愛集微
 
集微網消息,受國際形勢、疫情及地震等多因素影響,全球芯片迎來罕見缺貨潮。與此同時,面板報價也持續上漲,供不應求,供應鏈近期透露稱,中韓一線電視品牌年後都在加碼追單採購面板。
 
據台媒聯合新聞網報導,供應鏈近期透露,韓國、中國大陸一線電視品牌年後都在加碼追單採購面板,第2季加量幅度甚至比本季更多。
 
報導稱,因歐美市場需求持續強勁,品牌製造端和渠道庫存水位都偏低,預計一線品牌廠進入第2季後,面板採購量將比本季增加14%,較去年同期大增34%,部分廠商甚至設定季增20~25%的採購計劃,成為持續推動面板報價上漲的主要動力。
 
根據調研機構WitsView 2月下旬發布的面板報價,各尺寸電視面板都較上月有4.3~6.1%的漲幅,顯示器面板較上月上漲2.4~4.8%,筆記本電腦面板上漲3.1~6.4%,漲幅較上月略為擴大,顯示面板市況不但沒有萎縮,甚至越來越熱。
 
面板報價持續上漲,加上電視、筆記本電腦、顯示器等各項產品需求猛烈、持續追單,也帶動中國台灣面板製造商友達和群創股價大漲,創下新高。(校對/樂川)
 
友達入股鑫創 攻智慧交通 2021年2月23日
 
【時報-台北電】繼去年入股凌華之後,友達(2409)再出手入股鑫創電子,擴大經營智慧場域生態圈。友達22日宣布透過公開市場鉅額交易,向工業電腦鑫創電子大股東取得鑫創電子7.7%股權。透過本次入股,雙方希望建立智慧交通生態系(AIoV ecosystem)的策略夥伴關係,攜手打造智慧交通與商用車聯網平台的全方位解決方案。
 
友達在入股鑫創之後,躍居鑫創前三大股東,而友達擬在鑫創董事會支持下取得董事席次,雙方建立更緊密的夥伴關係,並共同深耕客戶關係,落實合作綜效,未來不排除進一步提高持股。鑫創資本額約18.55億元,22日在興櫃均價約64.1元。
 
根據資料顯示,友達本次鉅額交易共買進鑫創電子142.5萬股,每股成交金額為70.4元,斥資金額約1億元,對照鑫創電子22日股價64.1元來看,換算溢價幅度約9.8%。
 
鑫創是台灣專注車載電腦的主要廠商之一,在商用車與運輸等智慧交通的應用,具有領先市場的智能交通車載電腦技術與解決方案的競爭力,這次是繼雙方去年第二季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後,進一步宣告深化雙方合作,鑫創也藉此正式加入友達車聯網生態圈,並將可形成優勢互補。
 
友達表示,自駕車、車聯網、商用車隊管理等智慧化需求將蓬勃發展前景無限,友達不僅提供尖端車用顯示技術及商用車聯網解決方案,也希望未來與生態圈夥伴攜手並進,齊力滿足各種智慧交通場域的應用發展需求。
 
鑫創電子由董事長許育瑞於2009年一手創辦,大多數股權皆在家族持股手中,掛牌以來共辦理三次現增,包括上櫃現增發行新股,以及資本公積轉增資,另去年8月也辦理1,050張現增,市場解讀,頗有為雙方深化合作布局的味道。據了解,此次是由家族大股東釋出持股,促成此樁「美事」,友達將成為最大外部股東。
 
鑫創電子2020年營收突破4億元,改寫新高紀錄,今年元月營收1,814.1萬元,年減24.68%,隨著疫情趨緩,各國政府及客戶合作車載專案陸續開出,營運動能可望逐步向上,而與友達合作專案預料下半年見到成果。(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袁顥庭、陳昱光/台北報導)
 
韓國三星顯示 供應GOOGLE與OPPO折疊OLED面板 13:582021/02/24 時報資訊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
 
根據韓國媒體TheElec,三星顯示(Samsung Display)有望成為GOOGLE,以及中國大陸OPPO與小米的折疊OLED面板供樣商。至於各廠商新型折疊式智慧手機,也計畫在今年內陸續推出。
 
據悉,GOOGLE已要求三星顯示,開發一種7.6英寸左右的可折疊式OLED面板。
 
而為OPPO提供的是一種翻蓋式手機面板,尺寸全長約為7.7英寸,比三星電子2020年的6.7英寸Galaxy Z Flip螢幕,還要略勝一籌。
 
OPPO在2020年曾推出了一款7.7英寸的外折式原型機。當時,曾與三星顯示,京東方以及維信諾(Visionox)洽談折疊面板生產事宜。但到了2021年,三星顯示似乎是OPPO器唯一合作對象。
 
2020年,小米曾推出與維信諾合作開發的7.92英寸折疊原型機。2021年,小米計畫應可獲取,由三星顯示器與華星光電共同開發8.03英寸面板。至於華星光電與京東方曾一齊在2019年,提供摩托羅拉Razr折疊面板。
 
因外折面板雖容易保證面板折疊時所需的弧度,但缺點是容易受到損害。因次,越來越多廠商轉向內折式,漸漸捨棄外折式面板。拿華為為例,第一款可折疊智慧手機MateX是外折式的,但最新出品的MateX2,卻採用內折式。目前,華為可折疊面板貨源來自京東方。
 
儘管韓國三星顯示在可折疊OLED面板為居翹楚地位,但中國大陸京東方,華星光電與維信諾正在急起直追,希望能早日超車韓國勁敵。
 
GIS攜京東方 擴大供貨蘋果  2021-02-23 01:07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大陸面板龍頭京東方攜手鴻海集團旗下觸控面板廠GIS-KY業成,衝刺擴大供貨蘋果iPhone份額。GIS(6456)去年籌組百人團隊與京東方共同開發OLED面板,傳出雙方合作有成,京東方今年將躍居iPhone 13新機OLED主力供應商之一,GIS出貨同步放大,邁入收成期。
 
京東方與台廠關係密切,攜手GIS搶蘋單之餘,與力晶集團在大陸投資的晶圓代工廠晶合、面板驅動IC廠聯詠、記憶體晶片大廠旺宏等,都有業務往來。
 
過往iPhone的OLED面板主要由三星、樂金顯示器(LGD)兩大韓廠供應,以三星為最大宗。京東方供貨iPhone份額放大,意味在蘋果供應鏈地位提升,而且OLED技術已與南韓大廠拉近,未來可望獲得更多品牌廠訂單,對京東方協力廠是一大利多。
 
針對京東方今年新iPhone訂單狀況,國內相關供應鏈均不予置評。據悉,GIS是在去年中與京東方簽訂OLED觸控模組獨家供貨合約,GIS並組成百人團隊,在大陸成都廠就近與京東方成都廠區共同開發iPhone 12的OLED面板。
 
GIS與京東方原本期盼,雙方合作能在去年9月見到成果,開始供貨iPhone 12,無奈京東方第一時間未能通過蘋果品質審查,一路延宕至去年底才完成相關認證測試,打入iPhone 12供應鏈,成為三星、LGD之後,第三家iPhone OLED供應商,但供貨比重仍低。
 
韓媒報導,京東方今年iPhone 13新機OLED面板訂單份額將擴大,為此,京東方近期正著手準備,已於綿陽成立專門生產蘋果零組件的Fab B11工廠,此次準備供貨iPhone 13的OLED面板,生產主力就是在Fab B11工廠。
 
驅動 IC 封測供需緊繃,傳本季再漲 5%~10% 作者 MoneyDJ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24 日
 
甫開春不久,半導體供應吃緊狀況未見改善,驅動 IC(DDI)仍是業者大喊好缺的關鍵零組件。目前後段封測供應鏈產能也呈現高度緊俏,近期業界傳出,繼去年 10 月調價後,驅動 IC 封測廠本季擬再漲價 5%~10%,法人認為,驅動 IC 封測產能吃緊的狀況將延續到下半年,包括頎邦、南茂今年營運表現可期。
 
新冠肺炎疫情帶動下,TV、NB、PC 等終端產品需求強勁,加上 5G 智慧型手機陸續上市,各大品牌廠紛紛衝刺出貨,帶動小尺寸、中大尺寸面板驅動 IC 需求激增,自去年下半年來缺貨消息頻傳,除了前段晶圓代工,後段封測產能也同步告急,漲聲不絕於耳。
 
頎邦、南茂已於去年 10 月順利調漲封測價格,漲幅約 5%~10%,並反映在去年第四季業績之上,均創下歷年單季新高。業界傳出,由於驅動 IC 供不應求狀況仍未紓解,以及封測機台交期拉長、新台幣升值壓力等因素,本季 DDI 封測廠將再度調整封測代工價格 5%~10%。
 
擴產進度部分,頎邦驅動 IC 方面主要投入高階測試,將新增 50 台測試機台,而 RF(射頻)則是全面擴產,以搶攻 5G 智慧型手機出貨爆發商機,預計相關機台在下季到位。公司則預期,RF 營收占比將從去年約 30%,進一步提升到 35%,有利於優化產品組合。
 
此外,南茂也於 2020 年增購封測機台,預計本季將陸續安裝完成,待機台到位後,打線機(Wire bond)約將增加 1.5 成產能,而測試機台則估增加一成,且新產能已被客戶包下,並簽訂合約,可確保稼動率。
 
在漲價效益下,頎邦、南茂 2021 年元月營收均創下歷年單月次高紀錄。法人認為,由於客戶需求強勁、設備交期拉長,封測產能吃緊態勢可望延續到下半年,預期頎邦、南茂今年第一季均呈現淡季不淡之勢,估持平去年第四季表現,全年亦將繳出優於去年成績。
 
TDDI、LDDIC迎第2波漲價 外資續讚聯詠 11:252021/02/24 時報資訊 王逸芯
 
美系外資表示,TDDI和LDDIC將迎來第二波價格調整,讓聯詠(3034)的毛利率潛在成長可期,加上SoC(系統單晶片)將成為今年成長動能最強勁的產品,維持聯詠加碼評等、目標價520元。
 
美系外資表示,聯詠在2020年第3季調升了TDDI和LDDIC的價格,並可能在本季進行第二輪價格上漲,主要就是反映出更高的代工和後端成本,LDDIC的進一步價格上漲可能是有鑑於大型面板的強勁需求,包括PC、NB以及電視,加上8吋晶圓的持續缺貨,此外,聯詠目前也積極和客戶溝通,已反映墊高的晶圓、封裝成本,將成本轉嫁給客戶,不僅如此,OLED DDIC因28奈米晶圓產能緊張下,不排除也有漲價可能,整體來說,產品的漲價,讓聯詠的毛利率潛在成長可能,維持聯詠加碼評等、目標價520元。
 
聯詠為TDDI市場龍頭供應商,擁有領先的市場份額,2020年增長逾40%,故在採購能力上具有優勢,然而,聯詠預計TDDI市場增長到顛峰後將在下半年放緩,進一度轉移到OLED,但聯詠今年TDDI依舊可以拿到更多的市占率,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聯詠的TDDI採用聯電(2303)的80/90奈米、55奈米,但其他市場同類產品主要使用台積電(2330),不排除第三季會因車用晶圓分配而出現產能排擠問題。LDDIC方面,美系外資表示,目前需求仍然強勁,且價格更高,主要採用8吋晶圓,聯詠LDDIC所需晶圓在短期內保持穩定,且也將部分移轉到12吋,總體而言,聯詠預計LDDIC營收今年將持續成長,得益於更好的產品平均售價和銷量增長。
 
美系外資表示,華為事件風暴後,聯詠去年第四季開始OLED DDIC訂單補餘進度優於預期,聯詠期望OLED DDIC的出貨量今年保持平穩、定價健康,該定價約為TDDI的2倍,此一穩定趨勢主要得益於大陸市場智慧手機OEM廠對OLED更積極的導入,尤其是小米,加上聯詠具有客戶多元化的優勢,包括OPPO、vivo、小米等的手機OEM;面板製造商則有京東方、天馬、維信諾等。
 
美系外資認為,受惠監視器、電視和PMIC(電源管理IC)的帶動下,聯詠SoC將在2021年具有最快的增長表現,聯詠的SoC在2020年增長了35%以上,預計SoC將在2021年將超越DDIC業務。
 
Mini LED 良率進展順利,惠特 Q1 營收成長上看兩位數 作者 黃 敬哲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23 日
 
蘋果春季產品發表會續勢待發,Mini LED 供應鏈也漸入佳境,據信量產良率很快將拉高至 9 成以上。
 
雖然 Mini LED 性能優秀,可大幅提升現有液晶畫面效果等特性,媲美 OLED,且可望成本能更低,所以廠商正積極佈局相關領域。不過近年來良率仍然是最大問題,且進展並不算順利,儘管有疫情因素在,但去年原本就期望能看到更好的消息。不過今年終於有機會成為 Mini LED 元年。
 
不僅是蘋果傳出新產品要應用 Mini LED,三星等大廠也都正積極擴產,預期今年能真正商用化。但儘管已有產線全面趕工的消息,但目前台廠如富采投控還未出現大幅成長,尚未進入放量出貨階段,可能要到第二季才會在財報上反映。目前市場已有消息指出,友達已加碼 3 億台幣在富采投控,還是相對樂觀。
 
還有外媒報導,歐司朗計畫持續擴增設備投資以生產 Mini LED 的消息,且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向蘋果出貨應用在 Macbook 的 Mini LED 背光板,成為繼晶元光電後第二家供應商,目前已在馬來西亞初步建立每月 1 億產能的工廠。
 
當然檢測設備製造廠惠特業績也有顯著成長,由於 Mini LED 檢測代工事業已正式啟動,法人預期 Q1 營收成長將可能達到兩位數,近期也正辦理現金增資,預計籌得 6.3 億元,以充實營運資金。且今年相關設備機台建置將達上千,會是去年數倍。主要就是因應台灣客戶打入美系大廠 Mini LED 供應鏈,預期今年上半就會放量。
 
聚積董座楊立昌:mini-LED消費性市場今年步入成長期 14:152021/02/24 時報資訊 王逸芯
 
觀察近期舉辦的CES 2021可發現,採用次世代顯示技術mini-LED背光的新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在會場,且國內外許多品牌大廠紛紛宣佈搭載mini-LED背光的新產品預計將於今年問世,涵蓋平板、筆電、電視或其他利基型產品等等,聚積(3527)董事長楊立昌表示,看好mini-LED背光消費性市場今年步入成長期,聚積也因應需求,今年將持續尋覓研發人才。
 
展望今年,楊立昌表示,聚積相當看好mini-LED背光消費性市場於今年度進入成長期,於近年來陸續推出適合不同應用的全矩陣區域調光(FALD,Full Array Local Dimming)mini-LED背光驅動晶片,藉由被動式全矩陣的「掃描架構」協助LCD顯示器廠商於高階顯示領域持續創新。聚積也看好mini-LED元年的到來、顯示技術會不斷革新,近期積極網羅優秀研發人才。
 
以往市面上的LED背光大多採用側光式(Edge-lit)架構,然而近年來mini-LED轉移技術日臻成熟,這股風潮催生出全矩陣區域調光LED背光技術的興起。全矩陣區域調光能夠符合DisplayHDR 1000/1400與HDR 10等高階顯示器的規格要求,其採用直下式 (Direct-lit)的架構,可以達到精準局部調光,能根據每一區域顯示的圖像內容調整明暗變化,呈現絕佳的對比效果與細節表現,使畫面的細緻度與真實性大幅提升。
 
相較於現今市場普遍的靜態LED背光驅動晶片,聚積的掃描架構應用於高區數區域調光的競爭優勢有以下三大項,包括用少量晶片驅動高區數區域調光、節省額外的驅動電路總數以及降低驅動電路周邊成本。綜合以上優勢,可以歸納出「掃描架構」相較於「靜態架構」更適合用於LED背光高區數區域調光,用少量晶片就能驅動高區數區域調光,並大幅節省驅動電路總數及驅動電路周邊成本。
 
IC 基板不僅 ABF / BT 缺,外溢到一般載板也吃緊 作者 MoneyDJ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24 日
 
IC 基板缺貨,已非僅 ABF 及 BT 載板,ABF 及 BT 缺貨已是眾所皆知,IC 基板由去年中到現在,下單的 lead time 已從原本的 20 多週到後來倍增到 40 多週、50 週,但除了 ABF / BT 載板,其他包括標準型 BGA 的基板、wire bond 打線載板供應也都趨於吃緊,缺貨潮外溢效果明顯。
 
供應鏈指出,IC 基板缺貨,導致 IC 設計公司開案也不易,所有的設計連樣品產能都難拿到,開案也很困難,阻礙企業的創新以及競爭,新進者更難拿到產能。
 
以目前國內 ABF 載板的大客戶分布部分,欣興大客戶群包括 Xilinx、Nvidia、Marvell;南電的大客戶群包括 Broadcom、Marvell;景碩則以 Xilinx 為主,Nviida 及 Broadcom 居次。
 
目前全球 ABF 載板全球主要供應商約 6 家,除了國內載板三雄,其他還有 Ibiden、Shinko 及 SEMCO,在應用面,欣興以 PC / Server 為主,南電以網通產品為最大宗,景碩主要著墨網通及伺服器領域。
 
但全球產能擴充方面,雖然主要廠商都有擴產或興建廠房計劃,但今年擴充幅度仍小,主要的新增產能釋出會在 2022 年,導致今年整體市場仍相當供不應求。